肅南縣堅持“因地制宜、以人為本、高起點規劃、高標準建設”的思路,投資1.1億元實施縣城公共設施改造提升等項目工程,切實補齊城市短板、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位、扮靚美麗縣城。
因地制宜共建“生態之城”,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。立足高原生態特色魅力縣城定位,按照“一街一景”“一路一品”原則,高標準實施城區主街道及濱河路綠化工程,在縣城主街道、公園廣場及濱河路兩側栽植油松、灌木等樹種20萬余株,花卉10萬余株,種植草坪3萬余平方米,城區綠化覆蓋率大幅提升。因地制宜建設“微型公園”2處,制作和更新了雕塑、長廊、健身娛樂器材等設施,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以人為本共建“便民之城”,不斷完善城市服務功能。以解決“城市病”等突出問題為抓手,組織實施了城區主街道、濱河路改造及景觀節點和停車場建設工程,改造道路7.26公里,鋪設地下電力通訊線纜12.5公里、雨水管道和管溝6.7公里,新建人行道2.7公里,改造人行道和盲道1.81萬平方米,安裝路燈102盞、交通信號燈22組,設置公交站點15處,新建停車場2處100車位,改造污水主管道4.17公里,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更新。同時,開工建設了城區天然氣利用工程、綜合購物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,著力提升縣城公共服務能力。
彰顯特色共建“文旅之城”,不斷提升城市時尚品味。對沿街修建于80~90年代的公共建筑實施了外墻保溫層鋪貼、斷橋隔熱窗更換,并對沿街墻體進行民族特色紋飾和線條裝飾,突顯了民族特色文化。同步實施城市夜景改造工程,以建筑為亮化載體,努力打造流光溢彩、溫馨舒適、和諧優美的縣城夜景。通過建筑立面改造和標識標牌更新,縣城面貌煥然一新,能力把肅南縣城打造成為絲綢之路文化旅游驛站奠定堅實基礎。